以技为器,孜孜不倦;以人为本,默默奉献。他们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着、提升着;他们与时俱进,直面病魔,用带着“爱”的手术刀,传递着温暖,编织着患者的希望与平安;他们心怀担当、细致入微,用良好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诠释着胸外科医生的神圣职责。他们就是本钢总医院胸外科医疗团队。
精益求精 在不断进取中提升科室力量
“医者,仁术也。”胸外科一直是本钢总医院的传统强科,建科50余年,历经几代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省部级、市级科技成果14项,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
面对临床上千奇百怪的病例和千变万化的病情进展,医生只有具备高超医术,才能洞察秋毫……为了心中的目标,胸外科医疗团队不断追寻着,完善着,提高着。他们在科主任王勇的带领下,先后前往上海胸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等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结合本地现状,积极开展早期肺癌筛查、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部、纵隔、食管等疾病,收到感谢无数。但他们并未满足于现状,仍积极汲取专业知识营养,及时了解学科领域动态,跟进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努力为广大山城人民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诊疗服务。
慧眼查“癌” 推进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工作
“幸亏有这次检查,及时发现我的病,不然等发展到肺癌晚期,命都可能保不住。”这个握着胸外科主任王勇手不停道谢的患者,前不久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在进行入院前常规胸部CT筛查时,被王勇一眼看出有早期肺癌的征兆,在胸外科进行了及时治疗,才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通常人们对肺癌的印象是咯血、胸痛、气短,而实际上出现这些症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可能患了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肺部良性疾病,另一种则有可能是肺癌到了相对晚期。”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王勇主任介绍,受吸烟、室内空气污染、雾霾等环境污染,以及心理压力等影响,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因此,“早”便成了防控肺癌公认的关键词。为了进一步帮助患者早发现、早诊治,近年来,本钢总医院胸外科门诊一直致力于早期肺癌筛查工作。
“早期肺癌虽然无任何症状,但通过每年一次的胸部CT检查,是完全可以被发现的,有的甚至是在癌前病变阶段就能被发现。”王勇表示,其实早期肺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是可以被治愈的,且治愈率可达90%以上,多数体检发现的早期患者术后都不需要放化疗的治疗。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本钢总医院胸外科如同一位隐世的武林高手,深入接触,就会发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落在工作中的实际行动。为了治愈更多的病患,他们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10年间,利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愈了大量肺癌、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食管癌的患者。
记者跟随王勇主任和医务人员查房时,特意看望了两天前刚做完胸腔镜手术的李先生。询问病情,查看创口恢复情况后,王勇还不忘叮嘱李先生“适当活动对伤口的恢复有利,5至7天就可以出院了”。李先生表达了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并表示术后恢复得不错,比之前听说的传统开胸手术恢复得快多了。
“以前胸外科手术是需要大开胸的,而现在非到万不得已,医生才会给患者进行这样的手术,主要是想避免术后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王勇介绍,胸腔镜微创手术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40多厘米的大伤口、有的甚至要切断肋骨或拿掉一根肋骨,创伤大、出血多、患者危险系数增加、术后因不敢咳痰肺部易感染等短板,而切口小、定位精准、出院更快、术后并发症少正是它的优势。这一手术方式,给更多高龄及合并心脏病等较重内科病症的患者带来了手术机会。
“技术强科,人性化的服务”。未来,本钢总医院胸外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以造福百姓为己任,紧跟医学前沿,积极引进新技术,努力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