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号下午6点05分时,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对颐家进行了题为《长宁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提供“零距离”养老照护》的报道。
新闻报道中先后出现了三个面孔,是颐家居家上门服务体系的三位优秀护理员,他们分别是张伟海、张海莲、王小革。镜头停留在他们身上的时间虽只有短短几十秒,不过颐家人都知道,这三位优秀的护理员凭借平日里几十甚至几百个小时的专业服务,温暖了长者及其家庭,受到极高好评,成为颐家优秀服务团队中的一员。
张伟海2017年3月份加入颐家,为人忠厚老实,富有同情心,对待长者和蔼可亲。在颐家工作期间,一直负责居家上门服务。所有他服务过的长者全部都他“清一色”好评。但他性格内向,从来不张扬,接受表扬后总是淡淡的一句话:这是我们颐家人应该做的。张伟海曾服务过一位因中风后遗症导致脚不能走路的长者,据长者本人亲自反映,张伟海在服务期间,不仅尽心尽力,还主动想办法发挥自身康复按摩的特长,坚持为长者康复按摩、鼓励长者合理锻炼,同时还不断学习研究,如何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为长者带来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长者已经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可以慢慢自己走路了。
张海莲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优秀服务人员。报道中她服务的对象是住在江苏路街道的长者杨荆贞。杨阿婆今年已经102岁了,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从2014年6月起,经街道委派开始由颐家为其提供专业的上门护理服务,服务老人的重任传到张海莲手里时,杨阿婆多少有些不习惯,踏实稳重、善解人意的张海莲,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人性化的体贴关怀打开了长者心扉,杨阿婆很快从一开始的不确定、不信任,慢慢地和她建立起了及深深的信任和忘年友情。杨阿婆的因子女们也年事己高,不方便为自己洗澡。张海莲每周上门为杨阿婆长者洗澡时,都极具耐心,擅长沟通与心理纾解的她,总是一边冼澡一边和杨阿婆老人聊天,说说有趣的事,知道杨阿婆腿脚不好,还时常主动为杨阿婆按摩,原定一小时的服务时间总是被张海莲拉长,她说愿意多陪阿婆待一会儿。杨阿婆的家属对张海莲也十分满意,由衷赞扬张海莲耐心、周到、细致,对颐家的服务倍感温馨。
王小革2014年1月份加入颐家团队,也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儿”了。为人做事踏实,富有同情心,一直是颐家居家上门团队的学习模范。在颐家服务近4年,没有一起投诉案例,满意度接近100%。他服务过的长者总说,他对待自己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感谢颐家公司培养了这么好的员工。
对于报道最后出现的颐家乐护理站,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前几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一行参访颐家就特别来到此处。颐家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之上进行专业整合,将颐家护理站、上门服务站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三个功能载体融合一起,升级成了上海市首家“三站合一”的社区医养服务设施。这样居民不仅可以接受更专业的诊疗,还可以根据医嘱直接在护理站便捷地购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