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
润心服务
首页 > 走进我们 > 润心服务
一切为了儿童健康,质量提升永无止境
作者:   来源:   时间:2015-03-30   【字体:

2014年10月一个寒冷的夜晚,空荡荡的病房中,清冷的月光撒在窗沿上,一位老人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转头望向门口儿子的背影,目光久久不能离开。像往常一样,老人的独生子黄荣卫急匆匆地把老父亲送到医院后,就再无暇探望。此时,华润昆明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昆儿”)综合科主任黄荣卫仍旧在岗位上忙碌,他正带着昆儿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小组的几位同事在各科巡视:一会来到临床科室,逐个逐条检查值班护士对院内感染控制、输液、交班等制度的掌握执行情况,一会赶往院内各处急救设备存放处,检查急救物资耗材的备用情况,巡检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他才回到办公室,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并计划第二天的工作。自今年6月昆儿三甲评审的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以来,黄荣卫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上午出半天门诊,下午和晚上指导、协调昆儿各临床、行政科室细化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流程,统筹监督各科室评审工作推进情况,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虽然病重的老父亲就住在不远处的省人民医院,黄主任自己竟抽不出时间去探望,只得拜托在另一家医院工作的爱人请假去照顾,最终遗憾没能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12月16日,昆儿三甲评审工作终于圆满结束,当云南省医院协会会长、前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杜克琳在主席台上宣布“评审结果鼓舞人心”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黄主任在报告厅一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为三甲评审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内最权威的评审小组认可,但想到自己刚去世的父亲,眼角悄悄流下一行泪水。 

类似的故事,在昆儿还有很多很多。据昆儿院长张铁松介绍,自2014年6月昆儿三甲医院评审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以来,全院1500多名员工一直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即:将周一到周日、白天工作时间和下班后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评审准备工作中。自1920年建院以来,昆明市儿童医院一直保持着优良的传统和“专业、坚韧、仁爱、协作”的文化,兢兢业业地服务于中国西南地区的900万儿童。昆儿目前是云南省唯一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儿童综合性专科非营利性医院。2012年4月,华润医疗与昆明市卫生局在昆儿原有的基础上成立“华润昆明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医院改制后,在保持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引入华润集团先进的企业化管理方式,成功实现了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华润医疗通过薪酬绩效制度改革、流程再造、业务布局优化、引入先进的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等方式,为昆儿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合作2年半以来,昆儿的床位从300张增加到1,023张,2012年到2014年10月累计门急诊量从94万人次增长到117万人次,出院量从2.7万人次增长到4.2万人次,收入从3.3亿元增长到5.2亿元。与医院业务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对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安全监控水平提升的巨大需求。所以,以张铁松院长为首的全院员工都希望以准备这次三甲评审为契机,全面提升昆儿的管理水平。医院成立了医院评审领导委员会和评审办公室,并四次邀请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六次邀请省级评审专家到医院对中层干部进行等级医院评审方法讲解、现场辅导和管理工具培训。全院员工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评审标准反复学习,开展自评自查,持续整改,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 

然而,2014年5月19日,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第一次来昆儿进行预评审时,结果不甚理想,专家组认为昆儿的医院管理水平离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评审组来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有十多年丰富的儿科门急诊护理经验,在护理操作及管理上肯定没有问题,不需要改进”,昆儿急诊和门诊输液中心护士长韩亚娟说,“可当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审组组长陈晓红将军第一次来检查时,发现的种种问题让我惊觉:我们科的管理中竟然存在如此多的漏洞,当时羞愧得满脸通红,冷汗直冒”。韩亚娟是昆儿经验最丰富、护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最突出的护士长之一,2013年曾被评为华润明星员工,到香港总部领奖。虽然已过去半年多,韩亚娟对陈晓红将军一行第一次来审查昆儿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提出的问题仍记忆犹新: 

陈晓红将军来到急诊皮试区,问韩亚娟:“皮试患儿信息登记本在哪?” 

韩:“没有登记本,但有小纸条记录每个皮试患儿信息” 

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今天到现在为止,做了几个皮试?都有哪些药物的皮试?其中几个阳性反应,几个阴性反应?是否有动态监测?” 

韩:“没有……” 

陈:“目前正在进行皮试反应试验的患儿都在哪?” 

韩:“被家长领走了,我们通知他们二十分钟后回到皮试区,观察结果。” 

陈:“没有安排固定的区域供观察皮试患儿反应,如果在这二十分钟内患儿出现皮试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如何保证患儿及时得到救治?如何保证皮试反应阳性患儿的安全?” 

韩:“……” 

陈:“从皮试监测这一个点,就可以看出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存在漏洞的。” 

“随着陈晓红将军一个个问题的抛出,我的冷汗一直冒个不停,从一开始自以为做得很好,有些抵触审查,到后来发现自己的科室护理管理漏洞百出,确实需要很大的提升,来确保门急诊患儿的医疗质量安全”,韩亚娟深有感触的说。她管理的昆儿新院区急诊科和门诊输液中心共有40多名护士,而下半年正是气候变冷,小孩生病的高峰期,医院门、急诊患儿非常多,业务负担、管理负担都很沉重。评审准备的这半年中,她不仅要带领护理团队保障门急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更要负责细化、更新门急诊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对预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确保科室每一个护士对新制度的掌握与执行。“我对科室所有护士进行了操作、制度理解等培训,由于护士太忙,就实时通过微信群、QQ群进行制度更新发布。每天每个护士下班前要到我这里来背书、操作检查,不合格不许下班”。评审准备工作进入冲刺的半年来,韩亚娟每天早晨六点出门,晚上十二点才能回到家,评审前最后的10天,甚至自费搬到医院附近酒店住。她的努力为昆儿的评审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2月14日正式评审当天,专家组首先重点检查韩亚娟的昆儿急诊科,检查得比预评审更细、更严格,但评价非常高。组长陈晓红将军赞赏地说:“昆儿急诊护理的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提升,较上次评审有了长足的进步!”。 

评审准备过程中,昆儿各临床科室不仅努力向国家标准靠拢,还适时进行了许多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王英萍,昆儿最年轻的科室主任,将国际先进的急诊分级分区诊疗制度率先引入到医院分诊体系中。走进急诊区,可见标识系统将急诊清晰地分为抢救、留观、输液等功能区,分诊护士将患儿根据生命体征和病情危急程度,分为危重、密切观察、普通三个等级,并为患儿贴上对应的红、黄、绿标志,将不同等级的患儿引导到对应区域,并按此确定护士数量、观察护理级别、检查治疗优先程度等。分级分区诊疗制度明显提升了急诊的分诊效率、准确度及患儿医疗安全保障水平。 

在昆儿医院,上述辛勤努力、无私奉献的事迹数不胜数,还有无数个她或他: 

院长助理崔阳,连续1个月没回家睡觉,直接在办公室打地铺; 

评审办毕真,连续早出晚归半个多月,懵懂无知的小儿子已几乎忘记妈妈的脸庞; 

急诊科护士小张,连续上班2个月没有休假,女儿完成作业都是邻居阿姨帮忙签字; 

评审办小鳌,由于每天加班不能和心仪的女孩儿约会,善解人意的女孩儿每天等他深夜下班; 

总务科朱磊,为了患儿安全和病房的整体美观,自己掏腰包为科室买了输液挂钩; 

急诊科沈玉萍,为了护士们能牢记厚厚的一本制度,每天自己加班到深夜,把制度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再用业余时间表演给大家以方便记忆…… 

面对西南地区主要的竞争对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云南省省属医院儿科科室之间的竞争,张铁松院长认为只有走出一条医院质量管理水平领先的道路才能在立足于西南地区;张铁松院长同时认识到通过三甲评审的活动将是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医院发展和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自今年六月开始,在张铁松院长领导下,医院等级评审小组组织全院积极进行自查自纠、专项整改,各委员会共召开会议21次,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整改方案,审核各项制度、流程,通过梳理,全院新增486项、修改221项制度和流程。张铁松院长组织职能部门负责人集体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现场学习;对于重点部门,如医务部、护理部、急诊科及PICU等部门,先后派送人员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习。医院自行组织全员性培训30余场,开展集体读书会10余场,职能部门深入科室进行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100余场,现场交流研讨会10余场,培训覆盖人员。半年内共进行3次自评检查,通过三次自评和持续改进提升,不断发现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进行改善,各项条款达标率逐渐上升,末次自评结果已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在昆儿医院三甲评审反馈总结大会上陈晓红将军说到:“这次评审让我感受到了昆儿改善的决心大,干劲高,速度快,范围广,成效显著。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院区干净整洁堪比新加坡。” 

三甲的评审仅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未来的开始。医院管理无止境、无登峰,就像张铁松院长在评审大会上总结的:“没有终点,只有目标!”。华润昆明儿童医院会把创建三甲医院作为一个管理抓手,以更高水平、更科学的医院管理为终极目标,全院员工团结一致,为实现“3-5年成为西南地区第一,5-10年成为全国前三的儿童医院”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请相信他们on the way!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Copyright © 华润健康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润数科